技術引進
1、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在減少碳排放及生物脫磷工藝及菌種篩選方面在做深入合作,同時,該項目通過
了“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該技術主要是微藻廢水處理體系可耦合廢水凈化與CO?減排,并進一步開
發微藻基生物質新資源產品,因此具有其它廢水處理方式難以比擬和不可替代的優勢。針對食品行業廢水處理、CO?減排
及新資源產品開發問題,篩選高效脫氮、除磷、固碳、生長迅速且易于收獲的絲狀微藻藻株,優化工藝參數,提高氮磷去
除率及CO?的固定率,從環境因子、生物響應角度探討藻菌協同驅動的氮磷碳遷移轉化途徑機制,開發以氮磷高效去除、
CO?高效固定及資源能源高效回收為目的的藻菌協同廢水處理工藝,構建中試規模藻菌協同廢水處理線,開展藻體營養組
分分析和安全性評價,進行微藻基生物質新資源產品開發,提升廢水處理的綜合效益,以實現廢水處理、CO?減排及生物
質新資源生產的三重目的。
2、與青島理工大學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合作開發了電催化氧化及電解調節PH等廢水預處理及深度基礎工藝技
術,該技術已經有多個具體項目在實施;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國內外(美國、歐盟、中國等)發明專利10余項,是電化學
應用領域的重要突破,是國內外能夠實現水體原位調酸的技術,避免額外投加酸化學藥劑。電化學陰陽極能夠電解水產生
酸和堿,但是目前技術水平還無法實現廢水電解過程中所產生酸堿的分離和利用。而本技術體系內基于液膜提取技術,能
夠在無離子交換膜等隔離膜使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酸堿利用效率。該技術目前已經在廢水調節PH值、循環水除硬、節水
減排、含鹽水軟化回用以及高含鹽水減量化等領域推廣應用。
3、隨著計算機、BIM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污水處理廠領域內運維階段的技術升級需求凸顯。公司在2021年引進了
BIM管理系統,采用虛擬現實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BIM相關技術和理論、圖形圖像技術等,對傳統的污水處理廠工程
運行管理系統進行升級,直接或輔助工程運行維護管理,實時監測污水處理過程重要參數,通過對真實工藝流程的仿真模
擬加強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同時,通過網絡傳輸等把相關數據及系統運行狀態傳輸到公司監控系統,將污水處理運
營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和傳輸,平臺對上傳的系統數據進行自動分類、匯總、比較和分析,從而得到分析結果,實現污水處
理狀態的實時監控管理,從而計算分析得到污水處理的好的工藝運行參數,保證系統時時處于優工況,進而提高污水處理
效率,對客戶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狀態實時監控及及時提出調整策略,更好的服務于客戶。同時,公司與濱州學院聯合開
發了油田廢水破乳技術裝置,目前中試裝置正在調試中。
電話:15689739966
傳真:0531-58673025
郵編:250000
郵箱:sdtitan@126.com
地址:濟南市歷下區天辰路2177號聯合財富廣場4號樓305、306
網址:www.helilighting.com
微信二維碼